关于加强对我州中医药等民族技艺更好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强对我州中医药等民族技艺更好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07 字体大小:

提案人:石峰 

问题:鉴于上一次提案:我出现一次落枕,脖子疼痛不舒服,头部转动困难,于是我就去中医院就诊,通过挂号,医生告诉我需要住院治疗,约一周可治愈。但之前也出现过一次类似情况,当时一个医生给我用一种手法进行按摩,仅仅几分钟我的脖子就好了,休息一晚,第二天完好如初。通过咨询,才知道这种几分钟就可以治疗落枕、脖子痛的中医治疗法收费仅仅25元,据查询:游走罐12元、刮痧18元、肩周炎推拿25元、牵引26元、其他推拿33元,因为收费低廉,技不养人,医生便不愿学习和传承,一般都会建议患者住院治疗,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浪费了医疗资源和患者的时间。建议提高此门医术或者这门中医治疗法的收费价格,使这门中医治疗法能更好的传承下来。但是这个提案得到回复是价格许可职权在国家一级,州级无法解决。由此继续思考,我发现一系列技艺如中医治疗手法:“小儿驱?取黑”、“画?化鹭鸶水”(喉咙取刺)、中草药治毒蛇咬伤等传统技艺都失传严重,现实中,此类技艺均有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很难用现代科学进行合理解释,全社会也未形成支持这些技艺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广力度不够。长此以往,此类技艺必然失传。

 建议:

 一是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国办发〔2023〕3号)文件精神,建议政府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大支持力度,突出政府引领,规范发展,由卫健委管理、规划、监督实施,现有中医在已有项目不断提质增效的同时,各项技艺应得到保留并传承。彰显传承创新发展的能力和优势,突出我州对这些技艺的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视,让这些技艺得到重视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二是突出中医药、民族技艺的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湘西名中医、名土家医、名苗医评选活动纳入“武陵人才”“酉水人才”,强化师承教育,坚持守正创新,降低准入门槛,促进中医药、民族技艺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三是注重民族技艺文化传承创新,做大做强民族中医院。为有利于我州民族技艺的传承发展和宣传。利用现有的平台,保护好具有湘西州特色的民族技艺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更好更直观地了解并亲身体验神秘湘西在民族技艺传承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和贡献,造福后代。

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7号提案的答复

石峰委员:

您在州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对我州中医药等民族技艺更好传承、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于州委组织部、州文旅广电局会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对民族技艺传承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的建议。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州委州政府高位推动,科学谋划,将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纳入我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先后出台《湘西州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关于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法规政策,为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二是设立发展专项资金。2018年以来,州本级财政累计安排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专项扶持资金1670万元,用于支持我州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二、关于突出中医药、民族技艺人才培养的建议。一是积极推动民族医药从业人员准入。根据《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我州分别于2016和2017年组织了两次民族医药从业人员从业资格专长考核,共有635人通过考核,取得了在州域内相应专业的从医资格。二是大力开展中医人才培养。将中医药人才常态化纳入我州急需紧缺人才名录,先后引进中医药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04名,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3人。三是持续深化名医工作室、专家工作站建设。现有省名中医1人、省基层名中医3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人,省中医药学科带头人1人,省中医药骨干人才5人。先后建立州级名医工作室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土家医非遗传承人团队2个,支持州民族中医院、龙山众泰中药材开发公司等团队建立专家工作站11个。评选认定王小军等多位中医及非遗传承领军人才为“武陵人才”。

三、关于注重民族技艺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一是做大做强民族中医院。以创建武陵山片区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中心为抓手,不断加强全州中医院基础设施、诊疗设备和重点专科建设。州民族中医院挂牌湖南省民族中医院,并获评国家地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和国家重点民族医医院以及中国民族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全州8县市实现了县级中医院全覆盖,6家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甲水平,建成中医民族医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31个,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加强中医药非遗资源挖掘整理工作。全州现有州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29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7人。有癫痫症疗法、钻节风疗法等传统医药国家级项目2项,土家医小儿提风疗法、湘西刘氏小儿推拿等省级项目7项,蛇伤治疗技术、接骨术等州级项目26项。三是开展民族医药推广展示平台建设。建设面积1200平方米的州民族中医院中医民族医临床技能实训中心,配备教学仪器设备400余件,可开展培训项目30余项。推进州民族医药陈列馆建设,积极搭建民族医药文化展示平台。以8县市中医医院为培训推广单位,在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积极推广使用刘氏小儿推拿、针灸拔罐等常见的中医药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四是组织民族医药传承基地评选和技法培训。2022年以来先后评选两批湘西州民族医药保护传承示范基地或建设单位23家。组织100余名民族医药从业人员参加土家医药筒滚熨疗法、苗医砖疗技法等民族医药专长绝技培训。

下一步,我委将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进一步加大传统医药传承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民间民族医药技艺,积极推荐申报民族医药非遗项目,加强传承人才培养,完善推广平台,持续深化工作举措,推动我州民族医药技艺更好的传承创新发展。

  

                                                                                                              湘西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8月28日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